受到防疫保單理賠海嘯影響,原本近期各國開始解除入境隔離規範,尤其海外旅遊平安險可望重回市場,但現在累計有10家產險業者,他們表示「海外旅平險」通通不賣,或者取消「突發疾病」的保障,換句話說,民眾如果出國,卻不幸在國外確診,就醫一律沒得理賠。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61)
- Jun 12 Sun 2022 09:55
不賠了! 防疫保單海嘯影響 10家產險跟進停售「海外旅平險」
- Jun 12 Sun 2022 05:26
壽山動物園x家樂福「續食計畫」啟動 大象「阿里」及動物好友們大快朵頤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鼎山挺壽山!壽山動物園與家樂福攜手推出動物版「續食計畫」,6月7日起正式啟動,當日從家樂福鼎山店載回平常園區較少提供的蔬果,幫大象「阿里」、長鼻浣熊、沼林袋鼠、象龜和樹懶加菜,動物們對於難得一見的菜色感到好奇,阿里更發揮惜食精神,榮登「續食計畫」壽山動物園專場吃貨寶座!
- Jun 10 Fri 2022 13:15
真人版航海王梅利號公開 網笑:慘遭真人化
- Jun 10 Fri 2022 01:57
特斯拉男坦承開槍不對:想道歉被拒絕
- Jun 08 Wed 2022 17:50
臺南市議員沈震東市政總質詢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路面改善及溝渠防汛
7日沈震東議員進行市政總質詢,面對本周梅雨季的強力襲台,加上暑假颱風季的到來,防汛是不可或缺的重大工程,除了溝渠清淤外,同時也建議路面平整計畫不能停,值得讓市民朋友期待的是普濟殿外圍的人文改善道路,也希望能早日完工。除了加緊腳步趕進度之外,同時市府更要透過通盤檢討各項路面及防汛,以利讓整體市容及平整道路給予市民。
- Jun 07 Tue 2022 13:48
歐陽娜娜人氣暴跌?知情者曝3大崩壞關鍵
21歲的女星歐陽娜娜頂著星二代光環進軍演藝圈,近年將事業重心放在中國,曾表態「以身為中國人驕傲」,在當地跨足電視劇、電影及綜藝節目,據傳半年賺進新台幣3億元。不過,歐陽娜娜近2年在中國的評價似乎呈現雪崩式暴跌,知名娛樂博主「鳳凰說」點出3大原因,掀起網友熱議。
- Jun 07 Tue 2022 05:41
崑大房管所高碩彥重返校園進修碩士 增強職能回饋社會
崑大房管所高碩彥重返校園進修碩士 增強職能回饋社會
- Jun 05 Sun 2022 21:44
暴露PM2.5濃度高於開車近5倍!健檢醫生:騎車沒注意這件事,更容易罹患肺腺癌
- Jun 05 Sun 2022 03:46
安達取得康健人壽100%股權申請案 金管會准了
金管會今天核准英商安達控股公司(Chubb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Ltd.)取得國際康健人壽100%股份申請案,若後續康健人壽和安達人壽合併,總資產規模市占率將達0.59%。
美國信諾保險集團(Cigna)去年10月宣布將旗下包括台灣康健人壽在內的7個亞洲國家子公司股權出售予安達保險集團(Chubb),並預計於2022年經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完成交易,信諾集團未來將專注於短期健康險業務。
- Jun 03 Fri 2022 18:33
前經長黃營杉 接任大葉大學董座
- Jun 03 Fri 2022 13:10
慾火難耐怎辦?7成台人最愛速戰速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無負擔約會「把握時間」最重要,海外熱門約會交友App《JD》調查「約會時間」發現,6成台人認為平均5小時內的約會長度最讓人覺得剛剛好,只要行程安排順利,吃飯、散步甚至連進一步的親密接觸都能一氣呵成,但如果在慾火難耐的狀況下,超過7成的台人認為速戰速決更重要,最多3個小時已經足以「救火」。此外,如何再有下次「約」會的機會?調查顯示,如果離家近又「性」趣相符,就可以維持朋友有難時「捨身救火」的關係。不過,9成台人也自曝最怕遇到暈船對象。
- Jun 02 Thu 2022 17:47
買4檔超夯熱門股!1整年薪水全賠光 少女股神淚喊:錢還我
疫情以來台股火熱,吸引不少新鮮股民搶進,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在股市如魚得水。一名曾在股市收益頗豐的女網友,近期痛訴獲利全部回吐,一度單日就賺進月薪,信心大增買進4檔美股熱門標的,如今卻賠上全年薪資,讓她心情跌落谷底,直呼「不玩了,錢還我」。
這名女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以「我賠掉了一整年的薪水,不玩了錢錢還我」為題發文,有感近年通膨嚴峻、股市熱絡的她,起初先買0050試水溫,看到每個月穩定獲利後信心大增,便開始挑選幾檔熱門股,殊不知每天都大賺,「印象最深的是,某天我打開app,當天就賺了我一個月的薪水」。
- Jun 01 Wed 2022 15:15
主人疑惑為何汪星人聽不明白「坐下」等指令,汪星人表示:或許你試看看西班牙語?
是一隻聽不懂英文但是精通西班牙文的汪星人!
- May 31 Tue 2022 04:54
《捍衛戰士:獨行俠》導演談獨行俠與冰人的友誼,稱阿湯哥與方基墨對手戲是「最感人時刻」
- May 29 Sun 2022 14:45
鳳凰花開了!彰化天空步道火紅花海綻放
- May 29 Sun 2022 14:09
大華府健康講座 5/31談新冠應對
大華府社區健康服務中心31日晚8時至9時30分將舉行「新冠應對及前瞻」講座,邀請急診中心主任金衝飛、疫苗研發博士符海青、學校心理學教授王慈欣、流行病學教授黃志環等人主講,就新冠的臨床防治、疫苗使用、疫情心理健康、全球防控等問題為民眾答疑解惑。
馬州蒙郡郡長艾瑞奇(Marc Elrich)也將作為特別嘉賓發言,介紹蒙郡新冠應對及防疫政策的情況。蒙郡衛生局及華裔社區健康服務機構代表將介紹檢測、疫苗、救助等資訊。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資深微生物學博士徐礪新也將出席參與討論。Zoom ID:83275210075,密碼:CACHS。電話撥入(301)715-8592。
- May 28 Sat 2022 19:18
疫情下的購屋案例:健康生活 通勤便利 與水岸第一排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一場蔓延全球的疫情,已邁入第三年,這場進入延長賽的疫情,改變了大家的日常習慣,也影響了不少人生的重大決定,換屋就是一例。
林先生熱愛大自然、嚮往寬闊自在的生活空間,不喜歡人群擁擠的都市,但為了工作通勤需求,一直圍繞居住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他說:「去年5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後,長時間的居家工作,以及對染疫風險的擔憂,加深了換屋決心,尤其時不時看到生活周遭的確診足跡,還有聽聞周邊社區確診案例,聽著救護車在鄰近街區穿梭鳴笛,壓迫感日益增加。」
- May 28 Sat 2022 12:14
快篩試劑實名制4/28上路!採取身分證尾數分流購買!三種快篩地圖秒查附近庫存
中央日前拍板將居家隔離天數從原先的10天,降為居家隔離3天加上4天自主防疫的「3+4」,第4天快篩陰性就能解除隔離,造成全台快篩試劑需求量大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說明將推出快篩實名制,一人可買5劑,每劑落在100元,希望藉此消化大量的快篩試劑需求。
- May 27 Fri 2022 19:33
疫情時代健康對策「維他露檸度C」健康登場
- May 26 Thu 2022 19:37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每日健康 出現老花眼時不免讓人納悶,明明就沒有近視,為什麼還是老花,也難免會擔心是不是有較高的機率得到如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眼疾。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部曾柏宸醫師說明,並提供應對的保養之道給大家參考。 沒近視卻得老花眼?醫:視力越好越早出現。 曾柏宸醫師表示,老花眼是個正常的老化過程,有如變焦鏡頭調節視野的水晶體,隨年齡增長,人人都可能出現的功能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近的東西將會看不清楚,需要配戴適合的眼鏡輔助視覺。 雖然老花眼是個正常的老化現象,但並非沒有近視就不會老花,相反的,原本年輕時的視力越好,出現老花眼的時間點可能就越早。醫師表示,水晶體主要透過睫狀肌調節來看近物,近視者只要將近視眼鏡脫下來就可以在幾乎不需要睫狀肌輔助的狀況下看近物。相對的,視力0度的正視眼、或遠視的族群,平時遠距離視力良好,但是老化之後需要比近視者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看清近物,尤其遠視度數越深的人會需要睫狀肌更多的調節力,因此老花眼症狀也會相對更為明顯。而老花眼除了看近的東西會較為吃力以外,曾柏宸醫師也指出,其他症狀也可能會出現疲勞、眼痛、頭痛等情況。 不過,民眾也不必為了延緩老花眼而想辦法讓自己近視,畢竟只是個老化過程而不是眼疾,且不會提升或演變成其他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眼疾,其他眼疾是視個人保養及用眼習慣而定,若讓自己近視、高度近視,反而可能提升其他眼疾的風險,本末倒置。 老花眼無可避免也無法延緩。醫:重點在後續眼部保養。 曾柏宸醫師表示,老花眼難以避免,且也無法透過飲食、運動等延緩老化,應對的重點會著重在老花眼之後的用眼之道。 正如前述,老花眼不只是看近的吃力,也可能出現其他不適,因此保養方向會著重在避免眼睛持續疲勞。除了盡量避免近距離閱讀、看字體太小的文字,以及配戴適合的老花眼鏡之外,也建議盡可能減少使用3C產品,3C產品和一般的紙本有所不同,本身就是個發光體,更會加劇眼睛的疲勞,上述症狀也會較容易出現、更為明顯。若真的難以避免3C產品,建議至少每20分鐘就看看6公尺以外的遠方20秒左右,讓眼睛得以休息。 老花眼有辦法治療嗎?醫:可與眼科醫師討論。 雖說老花眼透過良好的用眼方式,民眾大多可與老花眼和平共處,不過曾柏宸醫師表示,其實現在也有治療老花眼的方式,但對於眼部的整體效益還不高。另外,國外也有新上市有助睫狀肌收縮、幫助水晶體調節的眼藥水,雖然不是直接根除老花眼的問題,但也是有所幫助。而國內也有透過白內障治療更換為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方式治療老花眼。 曾柏宸醫師說明,到了有老花眼的年紀,民眾也常見出現白內障,兩者沒有因果關係,白內障是個常見眼疾,置之不理可能失明,不過治療成功機率相當高,而治療方式就是將水晶體更換成人工水晶體,正好與老花眼的主要問題一樣,有機會一舉兩得,因此也可以是個選擇可與醫師討論。 延伸閱讀6大類食物排行榜出爐!最討厭的蔬菜竟是「它」營養師曝:營養價值高擔心疫情防不住?6種維生素+4種礦物質 有助提升免疫力